- A+
路sir最近经常被读小妹揶揄。
因为中午吃饭的时候,读小妹在旁边刷美剧开脑洞,而路sir本人却在看一枚韩国大叔吃火锅、小龙虾、烤冷面……并且跟着他一起津津有味。
按读小妹的说法,一边夹着发黄的菜心往嘴里送,一边对着屏幕的美食意淫,真是一副可怜相。
《人生一串》
哎,小女孩哪里懂得生活艰难。
对于单身狗来说,美食节目比AV更能续命。
毕竟爱可以一个月不做,可是吃饭得一日三餐啊!
路sir发现,跟我一样酷爱美食节目的人,简直不要太多。
比如路sir的好朋友,报社夜班编辑阿雅姐。
据她说,从大学到现在,从少女变中女,唯独戒不掉用美食节目下饭的嗜好。
路sir今天就请这位美食节目上瘾者,说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要靠美食节目续命。
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有相似的生活或经历:
夜里加完班,拖着残驱回到家,随手点开一集《人生一串》,看着屏幕里那滋滋冒油的肉串,仿佛手中那盒冷掉的油鸡饭,也突然有了孜然味。
《人生一串》
一如单身狗的手机里总要备着一两部AV,寂寞少妇的深夜伴侣少不了《镇魂》,为了续命,从我离家闯荡江湖(上大学)开始,美食节目就成了我的老干妈。
《深夜食堂》
从大学食堂的水深火热中解救了我
▼
大学食堂是一个神奇的地方,有事没事就会给你加鸡腿。
当你欣喜万分时定睛一看,居然是一条cosplay鸡腿的老姜!过节时更是没话说,辣椒炒月饼,西瓜炒菠萝……
不得不说,在我的成长过程中,大学食堂是第一个刷新我三观的地方。
在外卖APP还未面世的那个年代,在宿舍里吃泡面,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生存法则。
日剧《深夜食堂》
那时候,日版《深夜食堂》开始走红,刀疤大叔在后厨叮叮咚咚,就能捣鼓出一碗热辣辣的茶泡饭、一尾香喷喷的煎鱼或者一盘脆酥酥的炸鸡。
冒着热气的饭菜,温情脉脉的故事,让吃着泡面的我立下誓愿:等老娘毕业了,出去狠狠赚钱,顿顿吃好。
当时没想到,多年以后,老娘居然会比那时吃得更差。
内地《深夜食堂》
而且,后来内地翻拍的《深夜食堂》,已经没办法像当年的原版那样抚慰我委屈的胃了。黄磊的胡渣大叔look太出戏,只好赶紧点一盘麻小压压惊。
幻想美食
比幻想爱情靠谱
▼
毕业以后,成功从泡面狗荣升为加班狗。但比加班狗更伤胃的身份,是单身狗。
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城中村麻辣烫随便对付,又是一餐。自己煮饭?菜市场是什么东西,不好意思我没见过。
插画师LOST7的作品
一个人吃的不是饭,是寂寞。
我一度很沉迷韩剧《一起用餐吧》——慢慢张开的蚌壳,滚烫烫的汤汁慢慢流出来,奇妙的通感便发生了,鼻子闻到了海风的气息,舌头触到了鲜香的汤头……
我的表情一定和女主角一样,两眼放光,满嘴口水。
女主是一枚大写的吃货,相亲时因为胃口太大被对方无情K.O.。
《一起用餐吧》
可是,就是这样一个女人,33岁,一事无成,最后竟然把小3岁的保险界小帅哥收了!男主还是美食博主,毕生追求是带女主去吃遍全世界……
嘿,醒醒,醒醒阿喂!能发生这么不可思议的事,证明这里是偶像剧场。
这样的电视剧会让人吃出荷尔蒙,同时,吃胖10斤!
结果,痴情男主没找着,你会找到痴肥。
靠美食节目下饭
说到底还是因为想家
▼
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,吃(看)点有益身心的吧。
想起几年前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大火,因为每集时间不长,下载到手机不太占空间,极适合在公司楼下肯快餐的时候掏出来看。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
在中华田园曲风的背景音乐中,滚油猛锅下菜,拉一个抛锅的大特写,配上磁性低音炮与赵忠祥老师同一级别的旁白,一道麻婆豆腐,横空出世。
看到这里,顿然觉得,为啥我饭盒里的豆腐有点馊!
可是,转念一想,切,麻婆豆腐有啥了不起的,我妈做的煎酿豆腐那才叫香!
对呵,我有多久没吃妈妈做的菜了?
这恐怕是美食节目最能安慰人的地方,把记忆里家乡的味道调动出来,馊了的豆腐都变得没那么酸。
美食节目
戒不掉的多巴胺
▼
年过三十了,身体各个零部件都经不起折腾,终于下决心好好吃饭。
自己做饭的第一步,当然是买菜——哦不,先下载个做饭视频来学学。
然后,我就想起了那个在地铁上经常看到的《日食记》。
《日食记》
这个美食节目,堪称一人食DIY的最佳范本:扭开精致的瓦斯炉,大大小小十几个碗碟铺满桌面,食材逐一滑进小锅,看着寿喜锅里的材料慢慢熟透,再来一个精致的摆盘。
接下来是最关键一步,掏出手机拍照!滤镜选一选,朋友圈九宫格都填满,方可正式开餐。
《日食记》
人生最理想的吃饭状态,莫过于扔掉快餐,拒绝外卖,哪怕做个简单的蛋炒饭,都吃得泪流满面。
但是,作为睡觉拉屎都没空的加班狗,说实在的,最缺的就是时间。哪里有空好好地给自己做一顿饭?
《日食记》中出镜率超高的喵星人
这种精致的一人食视频,是照不进现实的梦想。
喜欢看它,不过聊以自慰,哪怕只是每晚临睡前捧着手机看十分钟。
当两餐并作一餐、快餐速食填胃成为日常的时候,美食节目就成了多巴胺,怎么戒也戒不掉。
要不,你努一把力,脱个单?
只怕,脱单更难吧。
当越来越多人靠美食节目续命,除了我们忙得吃不上一顿好,还有一个原因——
好多东西吃起来,仿佛不是当年那个味儿了。
其实不是记忆与味觉出现了偏差,而是今天的食物品质确实有越变越差的趋势。
在《今天的东西为啥不好吃》一书中,作者就向我们展开聊了聊,近几个世纪以来食物的变化与背后的原因。
说不定听完这本书,你就知道你为什么比从前胖了呢。
3天内收听免费
撰文|陈颖雅
编辑|阿柒
封面|插画师:甲乙丙丁
-
看文章
微信公众号|一点资讯|今日头条|知乎|网易蜗牛读书|搜狐|企鹅号
听音频
路上读书app&小程序|微信读书|喜马拉雅|十点读书|蜻蜓FM|凤凰FM|华为音乐|网易云音乐|今日头条|当当云阅读|百度阅读|百度传课|百度爱听|小米音箱|小米电台|多看阅读|有书共读
不想错过福利信息?
想参加我们的内容讨论与投票?
那就赶紧勾搭读小妹
加她微信:duxiaomei01
一起玩耍~
✍
路上读书长期对外征集作者
一经选用 稿酬优厚
请将个人简历及作品投递至邮箱
lushangdushu@auto-learning.com
给认真吃饭的自己点个赞吧